春节假期茶余饭后聊些什么,电影、音乐、阅读,过于高山流水,不能常聊,家长里短也无非是车子房子票子孩子,聊多了也是互卷,那么最多的话题无非就是几个:娱乐八卦、社会现象、体育赛事。
近期娱乐八卦十分的不给力,明星生活不能聊,离个婚都只能互道珍重,综艺不能选秀,必须正能量,电影院十分火爆,但宣发尺度都控制的很好,感觉就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社会现象不用多谈,按照新闻界的通俗说法:“让你看到想让你看到的,让你听到想让你听到的”,所谓舆论失控也只是一个表象而已;
那剩下的就是体育赛事了,恰逢冬奥大幕拉开,这几天同时还有男女足的预选赛,无论是贬损男足还是为铿锵玫瑰叫好,还有就是冬奥开幕式和比赛项目的得失都占据了朋友圈的大部分时间和空间,但有时候看着也让人生气,键盘侠和口活太多,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于是早起随笔一下记录几个观点:
体育中有很多种分类,最常见的就是职业体育、专业体育和业余体育,职业(专业)体育和业余体育的区分很容易弄清楚,就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在专业选手眼里都是渣渣,最近还有什么请愿挑战男足的,在网络上随意的发泄情绪容易,但可别当真。
职业体育和专业体育的区别,最基础的概念就是某个体育项目是泛化到一定程度,除了竞技之外还有足够的商业开发价值,这就要求有足够的参与人群和观赏人群,而且是由市场化机构参与的,政府或者行业协会起到监督和引导作用。而专业体育往往是全球大型体育组织承认的赛事为基础,针对这些赛事项目,由国家或者社会组织驱动的专业训练机构选拔、训练和比赛的项目,这类项目在竞技层面是非常有意义的,但并不能成为职业体育的除了受众的大小之外最关键的就是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机制。
这里我引用昨天我朋友圈的一个评论,评论者是一个我非常尊敬的基金操盘手姚总,原话是“男足和女足的个案,恰巧也可以理解为国家和社会的硬币两面“,中国目前只有男子足球和男子篮球和电竞进入职业化,其他都还是半职业化或者专业体育,女足之所以能在亚洲还属于第一梯队,杀入亚洲杯决赛其实是亚洲的女子足球远远没有达到职业化的程度。记得赵丽娜采访王霜的一个节目里问到王霜有什么希望,这位中国在欧洲职业化女足联赛中曾经立足的顶级球员回答就是希望中国能有真正职业化的女足联赛。
回顾东京奥运会,中国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但是细细分析,中国在全球拥有职业化赛事的项目全部折戟,甚至连一个拿牌的机会都没有,我们的拿牌项目都是因为我们以专业的选手对抗其他国家非职业选手。有些人可能会说欧美那些选手也是天天训练的,但从训练条件,训练投入以及赛事保障上,即使是美国很多主项选手都和中国奥运军团是无法相比的。
有人可能会说是不是职业有什么要紧的,我们只要有国家建立的体校、体育局和国内计划性的赛事,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建立职业体育体系,中超的金元足球不就说明职业体育赛事发展不适合中国?但其实这种观点真的是一叶障目,中超的失败恰恰说明了职业化的不够,没有财政公平法案,没有对恒大这样的不遵从职业发展规律的金主进行约束,随着地产行业泡沫的破灭,自然地产中超的格局就会彻底破碎,什么八冠王,什么亚冠冠军都是饮鸩止渴,过眼云烟。不按照职业体育规律发展的中国职业体育只能是一地鸡毛。体育从大众体育到职业体育都是一个长期发展和积累的过程,习总书记多次提到了“步步为营、久久为功“,其实一样适用于中国体育尤其是职业体育的发展。
这里没有任何歧视女性的意思,但从职业(专业)体育的角度,男子和女子的竞技水平是没法放在一个水平线讨论的,这个是生理特性决定的,大部分体育都是需要力量为基础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放眼全球,女子除了网球、高尔夫等非接触竞技,还有就是欧洲足球大国的女子足球和美国的女子篮球之外,其实都没有真正的职业体系,甚至连电竞上男女选手都会有较大差别。
在赛会制的赛事中,女子国家队往往都会是焦点,她们,这其中中国的女子足篮排、女冰等等的成绩同样也是为国争光,所以得到国民的瞩目。还有一点就是在顶级职业赛事是考验综合项目管理能力,男子的职业赛事已经进化到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男足一退再退的原因之一,原因就是因为别的国家都在按照现代足球的规律在前进,我们就属于不进则退的典型。而女子的赛事的竞技水平往往还完全跟不上男子职业化的水平,这个情况下依靠身体或者精神上的努力,是可以拉平技战术上的劣势的,女足淘汰日本就是典型的实例。
当然同样在女性竞技层面,全球也在不断提升职业化能力,最近FIFA通过了新的规定,将女子足球和足球电竞的商务开发权从原来与男子打包在一起改为拆分为三个单独的权益板块,这个趋势之下,中国女子的职业竞技水平如果没有跟上,那么我们就很难立足在世界女子体育领域了。
和一位长期耕耘在世界体育行业的前辈聊天,他从欧洲回到国内,对于欧洲体育有切身的体验,聊到中国体育面临的各个问题,我们最终都避不开一个话题,就是中国的体育文化积累实在太弱了,在欧美,体育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虽然不是必需消费品,但在精神领域已经深深打下了烙印。而在中国,还只是少部分人在参与或者观赏,大部分停留在搞钱、搞关系、为自己或者家庭的生存打拼的状态下。所以在中国,体育还不是大文化领域中必不可少的那个部分。
我个人的观点承认其中的一部分,比如东亚人种,哪怕是经济发达的日韩,健身行业的渗透率只有不到8%,而美国在25%以上,所以从运动自驱性上,黄种人和白种人的观念和身体都是不那么适应的。另外我觉得还是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问题,中国其实真的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城镇化才进入第一阶段,城乡贫富差距较大,温饱刚刚解决,哪怕是富裕的一二线城市居民,真正做到有钱有闲,也就是这十多年的事情,这种情况下体育自然不会成为全民文化中的根基。
1930~1960年生人这一辈从小没有机会运动,基本在满足温饱的状态;而1970-1990年生人这一辈在初中阶段已经部分参与专项运动,他们逐渐成为现在社会的中坚力量,也是现在体育消费的主力人群,而2000年生人这一辈,也就是千禧后,城镇人口中基本从5岁开始接受某项体育训练,他们会将生活中更多的时间用于体育运动,也会是未来体育消费的主要人群,这个需要时间推移,从量变到质变,最终形成整个社会的体育文化。
运动的普及程度决定因素:启蒙消费水平、入门难度、运动水平提升难度、社交参与度。从这几个角度看跑步、健身、滑雪、篮球都是体育细分市场中比较容易成型的项目,所以可以看到近十年体育行业投资中的热点大多在这几个项目中,而世界第一大运动足球,虽然启蒙消费水平不高,入门难度也不高,但要提升运动水平难度是比较高的,而且是群体项目,要能形成社交参与,必须要有足够多的参与人,这个时候要普及就有一定的难度;
说回冰雪运动,本身在全球就是普及率不高的,除了冰球在北美和北欧及俄罗斯有职业联赛,剩下就是滑雪有一定群众基础,一半多的项目对于普通人来说连看都看不懂,就是看个热闹,不过很多的体育启蒙都是看热闹后喜欢上的,所以一届大型体育赛事不仅仅是三亿人上冰雪,是让更多的人接触哪怕是有机会观赏到体育赛事,接触、了解、尝试最后参与,所以在冬奥开幕前习总书记说的“不在意这次金牌和奖牌的多少,而更在意的是给我们今后注入的这种动力和活力“也是非常有前瞻的。